苏轼父亲和爷爷是谁

2022-10-24 07:07 历史百科 3102阅读 投稿:知识库
最佳答案苏轼性格豁达,为人坦诚,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,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才是最难得的。其实苏轼一家都有这样的基因,从他爷爷和父亲身上都能看到。我们应该更加熟悉苏轼的父亲

苏轼性格豁达,为人坦诚,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,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才是最难得的。其实苏轼一家都有这样的基因,从他爷爷和父亲身上都能看到。我们应该更加熟悉苏轼的父亲苏洵,因为他也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那苏轼的爷爷又是谁呢?趁这次机会,我们准备给各位讲讲苏轼三代的故事,看看他们一家为什么能人才辈出,想了解的朋友们,就千万不要错过啦。

苏轼父亲和爷爷是谁 苏轼一家三代性格解析

1、苏轼爷爷苏序一生潇洒

苏轼的爷爷叫苏序,身材高大英武,能识文断字,性格洒脱浪漫,闲暇时特爱喝酒,喝高了就与乡友们高谈阔论或放声歌唱。由于他太喜欢过这种潇洒自如的生活了,因此一辈子对博取功名不感兴趣。

他家院子的四周种满了芋头,每年都会收获很多。他把芋头储藏起来。到了春天粮食短缺或遇到有灾情时,就和家人用大锅把芋头蒸好,放在家门口,让饥民们随意取食。由于苏序有爱心,热心帮助人,乡邻们都十分敬重他。

苏序22岁那年,李顺造反带领人马攻打他家乡眉州。无巧不成书,正在这时候他父亲病逝了,家里的男女老少都急得直哭。苏序安慰他们:没关系!朝廷不会抛弃我们,贼人很快就会被消灭的。苏序神情自若,有条不紊,与太平时期一样,按照整套礼节操办丧事。

苏序有三个儿子:苏澹,苏涣,苏洵。他支持儿子们自己的选择,任其自由发展。苏涣勤奋用功,成绩好,取得了进京参加考试的资格。他并没当成件喜事,和平时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
苏轼父亲和爷爷是谁 苏轼一家三代性格解析

苏涣首次上阵就旗开得胜,中了进士并且授了官职,信差拿着公文和新晋进士的官服官帽去苏家报喜。途中信差见路旁树林里一群老头儿在高兴地喝酒,就去打听苏家在何处。当苏序闻知喜讯后,哈哈大笑起来,叫信差把给儿子的那些东西交给其带回去,免得再跑路。信差望着光着大膀子,头发散乱,脚穿旧草鞋的苏序,一副地地道道的村夫模样,完全不相信是新晋进士他爹。不放心地问了好几个人,落实后才离开。

这时有朋友送来了一些熟牛肉,加上自己随身携带的东西,苏序感到不便拿走,就叫一个村童回去拿了两条麻袋来,把东西全装进麻袋里。担心牛肉凉了不好吃,就用官服紧紧地把牛肉包起来。苏序“用官服包牛肉装麻袋”成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大笑话。

苏序年老了才开始学做诗。苏洵说他做诗很快,做了几千首通俗诗,说不上工整,但能充分表现出他开朗的性格。可惜的是苏序的一首诗也没有传下来,“三苏”也没有在其诗文中引用过他的诗,估摸苏序的诗和其子孙写的诗比起来,有专业和业余级别的差距哦。后有吹捧苏氏的人,提出了“五苏”(苏序,苏涣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)的说法,太牵强了吧?没得到历代世人的认同。

苏轼父亲和爷爷是谁 苏轼一家三代性格解析

2、27岁才开始发愤的苏洵

苏洵出生于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,父亲苏序身体棒且十分能干,家庭条件好,无忧无愁的苏洵生性好动,在其青少年时代,有点像李白和杜甫,到处去游玩。

其实苏洵早在七7岁时就开始学断句、作诗文,由于注意力没放在学习上,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。18岁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后,仍没正经读书,只知道游玩。长女未满一岁夭亡,他也不觉得悲痛。苏洵为何一直“老大不开窍”呢?首先这和他爹有关,苏序从不过问他学习的事,放任自流。史载是“纵而不问”。其次苏洵认为自己智商不低,觉得同辈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,读不读书有多大的关系呢?

他第一次应乡试举人,是满怀豪情上埸而灰溜溜的归家。

这次失败可以说触及到了他灵魂。他多次痛心检讨,将自己几百篇旧作找出来细读琢磨后,喟然叹道:“吾今之学,乃犹未之学也!”用白话文释意,就是我如今学到的知识太少太浅薄了,好像是从没学习过一样。他愤然将这批旧作一把火烧个精光,决定每日端坐书斋,先认真读六、七年书再说。并发誓书没读好前,不写任何文章。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。他去世后欧阳修作墓志铭,张方平作墓表,皆言苏洵“年二十七,始发愤读书。”

苏轼父亲和爷爷是谁 苏轼一家三代性格解析

经过五六年的刻苦研读,苏洵的学问渐成。以后苏洵继续居家读书,考究古今治乱得失,同时教授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读书。

嘉祐元年(1056年),47岁的苏洵带苏轼苏辙两兄弟进京,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。欧阳修十分赞赏苏洵的《衡论》、《权书》、《几策》等文章,认为水平可比肩刘向、贾谊,竭力向朝廷推荐苏洵。苏洵的文章被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,其文名远播。次年苏轼苏辙两兄弟同榜应试及第,轰动了京师。

进入仕途后,苏洵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,霸州文安县主簿等职,治平三年(1066年)病逝于京师,时年58岁。

苏洵的文笔颇佳,其散文论点鲜明,论据有力,语言锋利,纵横恣肆,具有雄辩的说服力。欧阳修在《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》中称赞他:“纵横上下,出入驰骤,必造于深微而后止。”

在谱学上,苏洵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,影响巨大,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。其特点是篇幅大,记载内容多。苏氏谱例与欧阳修创立的另一谱例一道,被世人称为“欧苏谱例”。

苏轼父亲和爷爷是谁 苏轼一家三代性格解析

3、“小东坡”苏过淡泊明志

如文前所述,苏轼苏辙两兄弟的生平事迹,笔者在“写乎”平台上已发表过数篇拙文,本篇不赘述。

苏轼有四个儿子,即苏迈、苏迨、苏过、苏遁。在其兄弟中,苏过的文学成就最高,人称“小东坡”,一生中的不少时光是随父亲在频繁的仕途迁徙中度过的。他还常绘枯木竹石图,苏轼称他“时出新意作山水”。苏过可作为苏氏门中第四辈的代表人物来叙述。

苏过(1072—1123年),苏轼第三子,生于杭州,字叔党,号斜川居士,12岁从巢谷学于黄州,19岁中举人。

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奉诏调任湖州,不久便发生著名的乌台诗案。几个月后苏轼获释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,他那微薄的薪俸难于养家糊口。后来友人相助得到了一块荒坡地,苏轼亲自下地种菜来补贴家用,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。童年的苏过和家人常过着缺衣少食的生活,培养了他后来淡泊宁静、安于贫贱的的性格。

绍圣元年(1094年),苏轼谪贬广东惠州,时年22岁的苏过陪同前往。父子俩游罗浮山后,苏过写了首《和大人游罗浮山》诗:

海涯莫惊万里远,山下幸足五亩耕。

人生露电非虚话,大椿固已悲老彭。

蓬莱方丈今咫尺,富贵敝屣孰重轻。

结茅愿为麋鹿友,无心坐伏豺虎狞。

苏轼父亲和爷爷是谁 苏轼一家三代性格解析

苏过在诗中,充满了对含冤受屈父亲的安慰之情,也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、不求富贵的旷达情怀。在惠州三年,生活条件很差。苏过一边耕读一边侍奉父亲,苏轼有诗云:“小儿耕且养,得暇为书绕。”称赞苏过有奇志,其撰写的《凌云赋》笔势如《离骚》。

绍圣四年(1097年),苏轼再贬更为荒僻的海南岛儋耳县,苏过把妻儿留在惠州白鹤新居与兄嫂同住,陪同父亲前往。在海南的三年间,苏过除了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外,也像在惠州时一样,在父亲的指点下坚持读书作文。

他克服风俗习惯不同、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,注意观察当地的社会生活,了解民间疾苦,与当地人建立起了纯朴的友情。如他在《怀惠许兄弟》诗中特别提到:椰酒醍醐白,银皮琥珀红。伧狞醉野獠,绝倒共邻翁。莳芋人人送,囷庖日日丰。瘴收黎母谷,露入菊花丛。海疍羞蚶蛤,园奴馈韭菘。槟榔代茗饮,吉贝御霜风……两父子都深深爱上了美丽富饶的海南岛,正如苏轼诗所言:海南万古是吾乡!

元符三年(1100年)苏轼遇赦北归,在路途中溘然长逝。苏过50岁时来到颍昌,“营造湖阴水竹可供玩赏者数亩”,那年恰好与陶渊明居斜川时同一甲子,故将家居之地命名为小斜川。

文末感言:

笔者在以前发表过的拙文中谈到,苏轼的人生是坎坷的,但也是幸福的。两兄弟伯仲情深,有倾心爱恋他的三个妻子终身接力陪伴他。通过此文也可知,他的幸福还表现在,他继承了爷爷和父亲旷达乐观勤奋的基因,并将其遗传给了自己的后人。

声明: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